西班牙游记(1) 巴塞罗那·高迪·自然现代主义
通宵一晚写目标检测算法后,第二天乘机来到了巴塞罗那。它给我的第一印象与巴黎别无二致——欧式街区,没有摩天大厦,多是砖石铺陈的几层建筑,房屋外饰嵌以人像等雕刻。我们一行四人在青旅下榻后,简单收拾行李,便前往了圣家教堂。
圣家教堂是现代主义时期加泰兰建筑大师高迪倾尽后半生的杰作,自十九世纪后期始建,预计后年才能完工,整个工期横跨一百五十多年。最初,圣家堂被高迪起名为“穷人的教堂”,工程项目靠筹款完成,二十一世纪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才加速建设。
夜幕降临,我们一行四人乘地铁抵达圣家教堂。
图: 白天的圣家堂
图: 巴特罗之家
就在一行人在扶梯上说说笑笑之时,一座庞然巨物突然扑来,将我的视野彻底淹没。庞大、炫目,是无法解析的结构冲击着感官,是直插云霄的洁白和神圣,是从天而降的钢铁和光影交织的迷宫。刹那间感官已凝滞,“大”是我无言中唯一能做出的描述。我的目光被牢牢钉在那无穷无尽的细节上:尖塔如通往天国的信标,光影在乳白色的石柱之间游走,形态各异的雕塑在熹微的灯光下低语又微微起舞。那是跨越世纪的诉说,是来自另界的召唤,仿佛传达着高迪未曾说完的祷告。
钟声响起,为时已晚,无奈票已售罄,只得在教堂外游览一圈,观摩外景。
第二天前往米拉之家和巴特罗之家,同样出自高迪之手。米拉之家像是从大地上自然生长出的岩石,曲线流动,墙壁像是被风雕琢过一般,散发着原始的力量与温柔。屋顶的烟囱如同戴着头盔的哨兵,静默守护着这座建筑的灵魂。巴特罗之家,则是另一种狂想的具象化。这里没有一根直线,所有的边界都是柔软而流动的。吊顶上的波纹仿佛是反转的海面,水滴倒悬在空中,涟漪在时间的湖面上缓缓荡漾。光线透过彩色琉璃瓦洒在室内,折射出变幻莫测的色彩,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光影舞蹈。
作为西班牙现代主义时期建筑的代表,高迪的表现风格与同时代法国的现代主义画家和建筑师有着诸多的不同。整体上,尽管两者都以鲜明的颜色为特点,但法国的现代主义略显理性和克制,如法国Monet的睡莲、Saint Lazard地铁站等,以写实为主基调。建筑领域里,两国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同样注重实用性和美学的结合的现代理念,但理性和想象的侧重也有不同。以Hector Guimard的巴黎地铁站和高迪的巴特罗之家为例,二者都在设计时融入了自然的气息:Hector Guimard设计出树枝形象的金属雨棚立柱,巴特罗之家运用大量柔性边界设计和水元素。然而前者的表现手法更为严肃,色调也偏暗,而巴特罗之家却给人以梦幻的灵动感:贝壳、海星、珊瑚、章鱼触须、放射虫纲的生物……最有特点的是吊顶周围的的波纹,好似倒置的世界,水滴从地面滴到空中,泛起点点涟漪。绮丽的橱窗,波浪的屋檐,五光十色的鲜艳的琉璃瓦,明亮欢快的墙壁,水滴和珍珠交映,天穹和大地翻转,仿佛走在水晶海洋宫殿般浪漫。同时,高迪善于将自然美和现代数学之美结合:高迪常常用悬链线(双曲余弦线)、抛物线做拱,螺旋线做装饰,使得建筑也有良好的力学特征。最令人新奇的是,这位艺术大师不仅调用了视觉,还将多种感官体验融入其中,不同房间的嗅觉,楼梯间悬下来千万条锁链轻轻摇曳时的沙沙声,令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巴特罗之家的神奇魅力,对这个奇妙的光影海底世界流连忘返。
下一站,我们将前往西班牙的另一座城市——巴伦西亚,继续探索这个充满风情的国度。
@Credits: Photo distributed under CC-BY, author: SaturnTsen. Please note that the authors do not grant any rights to the content of images, e.g. architecture design, texts, etc.